“蔡所长,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两家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以后我们邻里一定会友善相处。”
2024年7月8日,天平司法所联合天平镇平安法治办公室和乡村建设中心组成调解小组,圆满化解了天平镇某村一起历时八年的邻里纠纷。调解成功后,黄某浩和黄某晖两家难掩内心的激动,纷纷向调解小组表达感激之情。
黄某浩与黄某晖原本是关系和睦的邻居,两家都依山而居,房屋所处地势复杂多变。2016年,黄某浩计划在自家位于后坡上的宅基地上建新房以改善居住条件,却遭到黄某晖的反对。黄某晖认为黄某浩在后坡上建房,会因施工不当或地质因素导致山体不稳,进而威胁到自家安全,因此,在黄某浩建房过程中多次阻挠。两家之间爆发激烈矛盾,自此结下“梁子”。八年来,双方虽多次尝试沟通,但均未能达成一致,矛盾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加剧。期间,当地政府部门、村委和亲友团轮番上阵试图调和矛盾,却都未能奏效。
调解小组深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邻里矛盾,更是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的一场硬仗。他们深入了解矛盾根源,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细致分析,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考虑到双方当事人是邻里关系,应以和为贵,决定将调解的着力点投向蕴含了“礼让和谐”精神内核的四步调解法。
“听”──调解伊始,双方当事人情绪都比较激动。天平司法所所长蔡晓清通过电话沟通、周边调查以及与村委会对接,充分了解案件的经过和发展,然后与双方进行多轮沟通,积极听取他们的诉求,细致分析利害关系,逐渐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让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辨”──通过前期沟通及了解,调解员对案件有了基本想法,调解小组邀请乡建中心的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对黄某浩建房情况以及房屋造成的地质影响进行实地勘察,从而更深入了解事实、辨明是非。勘察后,调解员用科学数据打消了黄某晖的安全顾虑,明确黄某浩在合理建房的基础上不会对地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向黄某浩普及了建房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强调合理合规、安全建房的重要性。
“劝”──在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因意见不一致再起言语冲突。调解员立即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解疏导,建议双方顾及乡里乡亲之情,“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同时结合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向双方当事人进一步释法明理,让当事人了解处理相邻关系必须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原则,从而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
“和”──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当天,在调解小组的见证下,黄某浩与黄某晖两家握手言和,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黄某浩承诺将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确保建房过程安全有序,不给邻里带来任何安全隐患;而黄某晖也表示将放下成见,不再干扰黄某浩的正常建房活动,双方将携手共建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
该纠纷的成功化解,避免了双方当事人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和基层的稳定。下一步,天平司法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调解方式,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