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
深挖民族底蕴,传承非遗精粹。通过“体验+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一是非遗活态传承:组织学生开展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俗精萃・非遗传承”研学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舞狮头扎制技艺,并组织学生排演藤县牛歌戏经典片段,让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二是文化符号展示:举办民族服饰走秀,学生化身“民族文化代言人”,现场讲解绣球、铜鼓的象征意义。小狮子跳竹竿舞,传统与创新结合的表演,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民族精神。
多维实践体验,激发参与热情。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广西三月三”为主题的手抄报及班会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理解。二是深挖民族体育魅力:师生共跳民族舞蹈,欢快整齐的舞步展现出民族团结的蓬勃力量。师生家长共跳竹竿舞,大家在竹竿开合间,踏出新时代的和谐乐章。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破参与壁垒,家校共同联动。通过创新互动形式,构建多元共育网络:一是民族美食制作:邀请家长共同制作五色糯米饭、艾糍粑,沉浸式体验传统美食文化,以五色糯米饭为切入点,结合植物染色科学实验,解析其背后的“五谷丰登”寓意。二是趣味互动设计:通过“民族拼图挑战”“看图识广西特色”等特色互动游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感,让各族师生进一步了解到广西的风土人情。
深化教育价值,促进民族团结。藤县各中小学采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方式,以此赋予活动更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采用民族团结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及民族舞蹈、竹竿舞等民族体育项目,使得“三月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师生心中。